回顾罗沛霖:广播电视工业 -安永成 An Yongcheng for Dr. Luo

回顾罗沛霖院士对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的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安永成
1957年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刘寅副部长和罗沛霖院士率团考察前苏联无线电工业部科研系统和工业体系,决定由吴祖垲院士试制黑白显像管,在11所建立无线电接收技术与电声器件研究室,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科研系统和工业体系的建设步伐。

前排左二为刘寅副部长,前排左四为罗沛霖院士,后排左二为电真空专家吴祖垲院士。

2011年4月20日晚,我突然接到我国彩色显像管工业的奠基者吴祖垲院士从咸阳打来电话,沉痛地告诉我,我国我国著名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沛霖不幸去世。我听候十分震惊,立即给罗老家中打电话求证,从他儿子处得到确认:罗老已于4月17日去世。罗老去世的消息使我心情十分沉重,罗老对我国电子工业和广播电视工业发展的贡献历历在目。自建国年以来,他是主持制定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指引推动新技术发展的主力,并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主持建成我国首座大型电子元件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即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718厂),为我国电子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0年,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无线电接收技术和电声器件研究所——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二十研究所,即我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的前身。1974年后领导我国早期晶体管/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和彩色电视机发展规划、技术引进等工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1974年担任全国晶体管/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总体组组长时与他于年相识,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他的音容笑貌、严紧的科学精神、对党和国家的责任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撰此文以慈纪念。
艰苦创业,在荒野建成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厂
1954年到1956年,罗老满怀爱国热情,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在北京东郊一片荒野上,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型无线电器材厂,为我国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连年内战,百废待兴,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为了尽早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党中央、政务院(即现在的国务院)决定由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帮助我国建立一个行业完整、技术先进的基础工业体系,先后两次共确定了156个援建项目,其中大一部分属于国防工业,其中属于无线电工业的项目占了相当比例,同时决定在距北京市东北方向约8公里的酒仙桥地区,建立一个电子城。那时,从东直门到大山子地区还是一片农田和清朝王公贵族的坟地,周围十分荒凉。
156个援建项目中有三个工厂建在大山子、酒仙桥地区,其中 718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由民主德国援建。1951年至1953年,罗老先后两次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1956年建成后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产品主要有:各种规格、各种类型的电阻、电容、晶体、磁性材料及磁性元件、电声器件,与该厂配套的还有模具车间、动力中心、中心实验室等。中心实验室后来发展成为第11研究所,罗老还曾兼任该所第一任所长。
我国电视广播接收机的研制、生产也始于1958年, 为了完成黑白电视机的配套,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委派吴祖恺建设由苏联援建的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即773厂),完成14英寸黑白显像管的试生产任务,北京电子管厂(即774厂,也由苏联全部援建)完成14英寸黑白电视机所需的全部电子管生产,由罗老主持的国营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完成了14英寸黑白电视机所需的大部分元件,包括各种电阻器、电容器、电位器、杨声器等,实现了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主要配套元器件的配套生产。
主持建成我国第一个无线电接收技术和电声器件研究所
在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和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在收音机、电视机、电声行业的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早在1958年2月,当时的二机部十局刘寅局长、罗老、原11所技术负责人张连华等去前苏联考查无线电工业的发展状况,并为发展我国无线电工业作规划。他们参观了前苏联的ИРПА研究所,即苏联无线电接收与电声研究所,于是回国后提出要在原一机部下面建设一个无线电接收与电声研究所。1958年7月14日,根据一机部(58)机字第294号文,批准在十一所首先成立一个电声与接收机研究室(第13研究室),这就是三所的前身。一九六O年二月十二日,一机部机密寅字5218号文“对无线电接收与电声研究所设计任务书的批复”中,规定了三所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所建当时的定位是军民结合的无线电接收机与电声技术综合研究所。应该说明,刘寅副部长、罗老与三所有很深的情怀。刘寅副部长是三十年代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当年与王峥部长一起,用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几部电台,长征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把红军从敌人的包围圈中,引导到陕北根据地,是我党我军通信广播事业的开拓者,解放后一直是我国电子工业的领导者。两院院士罗霈霖是三十年代的热血青年,当年抱着抗日救国的思想,投奔抗日根据地延安,参与了我党我军通信广播事业的创建,后在重庆从事抗日青年的统战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地下党的资助下留学美国,获得电工、物理、数学专业博士学位,是钱学森的老朋友。解放初回国后,放弃了去钱三强推荐他去中国科学院的机会,进入正在组建的电信工业局。抗日战争年代,他曾与我所的总工程师邱绪环在重庆无线电厂一同工作过。1956年前后曾一同筹建718厂。1959年三所筹建时,罗霈霖推荐邱绪环参与三所的筹建。由于刘寅副部长、罗老与三所的特殊关系,在三所成长发展过程中,他们从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三所特殊的照顾,使三所的科研项目不断得到支持和发展。
可以告慰罗老的是:三所历届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没有辜负罗老的期望,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如今三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子行业唯一的一所军民结合的电视电声研究所,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一个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增长的综合性研究所之一,目前设有声学部、光电部、特种通信部、交通电子部、音视频技术部、音视频工程部等,能够承担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型项目,为我国电视电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设在三所内的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1983年,是国内最早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国家级检验机构之一,拥有二十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在音视频领域、电子产品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电性能参数、质量控制等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多年来,质检中心为提高我国音视频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为维护国家权益,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三所和质检中心的发展凝聚了罗老的大量心血,三所和质检中心的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永远不会忘记。
2004年,我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产品管理司和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的委托,组织广播电视行业的专家、教授编写“中国彩电工业发展回顾”,请他为该书写序,他欣然接受,很快完成了约1500字的序,热情地回顾了中国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中国广播电视工业飞速发展的原因。2010年4月22日,该书出版首发式会议后,我和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张利利专程送去样书,他显得十分高兴,愉快地与我们合影留念。
2010年10月,九十七岁高龄的罗霈霖,因病住在301医院,我所王建西书记等专程去医院探望了他,并送去了慰问金,表达了三所广大职工对这位老前辈的感激之情,当他认清了我们后,紧紧地拉着我们的手,不肯松手。我们向他展示我所五十年所庆的画册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断的点头表示感谢。罗老的去世,使三所广大职工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和朋友,是我国电子工业的一大损失。当我所职工听到罗老去世的消息后,无不表示怀念和悲痛。
领导我国早期晶体管/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罗沛霖院士参与领导了我国早期晶体管/集成电路电视机联合设计工作,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广播电视工业体系,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培养了一大批广播电视工作者,为以后广播电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在广播电视机发展初期,晶体管的性能不过关,可靠性差,也不能满足电视机扫描电路高频、高压、大电流的要求,只能生产当时技术比较成熟的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显像管的偏转角为70°,体积大而笨重,耗电大(170W),电真空器件热稳定性差,寿命短、故障率高,所以从1970年开始,各地开始试制9英寸晶体管电视机。
最早设计、生产晶体管电视机的工厂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天津、北京等地。在晶体管电视机发展初期,由于我国电子工业基础薄弱,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仍未消除,晶体管黑白电视机的质量很不稳定,故障率很高,用户戏称国产电视机为:“多瑙河之波”,“今天我休息”,“永不消逝的电波”。同时黑白电视机所用的晶体管、显像管、行输出变压器、高频调谐器等关键元件、器件、整件的生产点分散,没有相应的的技术参数和相应的标准,许多整机厂都是小而全,从整机到整件都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主要整件不能通用、互换,给使用、维修带来许多不便,也影响了整机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
为了加快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的发展,1973年底,在国家计委召开的三机会议上,国家计委、主管电子工业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晶体管电视机联合设计,由部科技局罗沛霖司长负责抓总和技术指导,由我所邱绪环总工程师担任联合设计组组长,总体组设在我所接收机研究室,由郑曼若同志和我担任正、副组长,并组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辽宁等主要电视机生产厂、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通过大量调研、试验验证,在理论分析、国外样机解剖和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23cm(9英寸)和40cm(16英寸)晶体管电视机的联合设计方案,并对晶体管电视机需要的元器件、整件(高频调谐器、行输出变压器、偏转线圈等)等制定了一整套行业标准,实现了标准化、专业化、系列化生产,提高了电视机配套元器件、整件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了成本,方便维修保养,为晶体管电视机的大量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5年6月完成联合设计晶体管电视机设计定型,随后刘寅副部长、罗沛霖司长听取了联合设计组汇报,对这种由高等学校、研究所、企业共同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了进一步提高联合设计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巩固、推广联合设计成果,刘寅副部长、罗沛霖司长决定由我所带头,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编写一本晶体管黑白电视接收机原理与设计的书籍,总结联合设计经验和成果。随后所内委派我组织上海师范大学的朱鸿鹗、翁默颖、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梁子南、清华大学的刘跃琪共同编写,前后经过两年时间,于1979年9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晶体管电视接收机原理与设计”(上、下册),总字数达100多万。编写过程采取集体讨论,共同确定编写大纲,分工编写,最后再共同审定。该书系统讲述了晶体管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联合设计晶体管黑白电视接收机的典型电路,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和工程计算,深受广大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欢迎,几乎人手一册,这是经十年文化大革命干扰、破坏后,第一本系统讲述电视机工作原理的科技书,印数达50万册。这部著作对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接收技术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至今仍是电视接收技术的典型著作,并曾获197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优秀科技图书奖,获奖金2000元,并颁发了奖状和证书。
罗老晚年虽然退出了领导岗位,但仍关心我国电子工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常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几次在电话中与我讨论有关数字电视、平板电视、激光视盘机中的问题,虚心学习,不断探索。罗老是一位杰出的电子学专家和电子工程专家,为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工业和电子工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在电子产业界和学术界间不停地奔波,在电子科学技术的前沿不懈地探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经历体现了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对革命、对科学的无私奉献。正因为我们有象罗沛霖这样的一代优秀科学家,我们才有今天的建设成就。他的逝世使我国电子工业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作为电子工业和广播电视工业的后来人,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罗老爱国奉献的精神和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完成罗老未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