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羅院士 -韩曲 Han Qu for Dr.Luo

2011年12月 韩曲
2011年4月17日罗沛霖院士的夫人杨敏如老师来电话告知,我所敬爱的罗老已于17日零时逝世。噩耗传来我惊呆了。因为就在4月15日我和电子11所的党委副书记庞成奎同志、离退休职工办公室主任张丽同志一起到30l医院探望慰问了罗老。那时尽管他因高烧正在输液,但精神尚好。我还握着罗老的手问候,并转达了我伯平哥向他的致意,过些天韩伯平(1)回京也来探望。罗老神态平和、安详,使人感到了那熟悉的亲切。我盼望他能好起来,谁知时隔两天,岁老竟离开了他所深爱着的祖国和真情不渝的亲朋好友们了。而那次短暂的会面也成了永久的离别。此刻惊讶、难过、惋惜…….种种纠结复杂的心情一直困扰着我,一幕幕历史记忆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记得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为加速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改变基础产业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创建新中国“一五”规划的重点企业-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罗老身负重任,两度远赴民主德国实地考察。曾到几十个工厂,研究所了解和学习每种产品的材料、工艺的技术要点。出色地引进和筹建了这一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厂。我当时和千百位爱国的科技人员一样,满怀建设新中国的信心来到联合厂,在罗老和联合厂筹建班子的领导和教育下,勤奋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当时物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罗老坚持科学管理,带领着我国科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与民主德国的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联合厂,为祖国电子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他尊重科学,尊重同志,群策群力在企业的生产布局、工艺流程、产品发展方向上坚持自力更生。对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和失误从不放过,及时纠正弥补。他尊重科技人员,无论是外国的还是本国的,只要是对企业建设和对技术提高有益的措施,他都积极采纳,做好落实,并带动身边同志们协助去做。当时,联合厂五个分厂的工作繁杂,他总是逐个分析解决。使筹建速度和质量得以提高,保证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他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将筹建集体紧密团结,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联合厂筹建组这一群体的工作中,使我深深感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每一个公民奉献自我建设祖国的豪迈与责任。我尊重罗老的工作精神,敬佩他的品德。
随着联合厂的规模初具,直到三分厂(即798厂)投入生产,我即调到11所工作。而罗老是电子11所的第一任所长。虽时任仅一年,但他将严谨的科学建设经验和工作作风带到了所里。在他的领导下,研究所从无到有,工作迅速展开,科学管理逐步走向正轨。良好的基础为研究所日后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单位的精神风气面貌、科学管理特色都源于开创初期的系统建立与培养。在我的工作中,时时以罗老的工作风格和态度为准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获益匪浅。他不仅是我们的领导,更是我值得尊重的长老。罗老一直关心着电子11所的成长、发展和联合厂的兴盛。多次来参观和老同志们见面。就在他九十高龄之后,仍多次到电子11所来察看。在他此次住院前不久还到电子11所来察看,并提出了工作建议。充分表现着他对事业的负责和对研究所的深情。
我和罗老虽然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却深深体会到他是热爱祖国,忠实于我党的伟大事业的。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的核心力量,便义无反顾冲破重重障碍奔赴延安。从那时起,无论生活条件如何艰难,政治局势变幻,他都忠诚地为党的事业工作着。在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受党的委派赴美国留学,在短短的23个月,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在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导师殷切的挽留中,他义无反顾地回国,将学成的知识奉献给祖国,报效中华民族。每当我想起这些,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诚然人生多坎坷多哀乐,而人的性情、品格、修养是走向生活,争取光明和美好的源泉。人格魅力、民族气节、国家兴旺是我们这一代人极为珍重的和坚持的。罗老一生精神的闪光点就在于此,是可钦、可敬的。人的名望可以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品质影响是永无止境的。愿罗沛霖院士的精神发扬光大。

Han-qu   Han韓伯平-韓曲1

韓曲妹手制“孔雀祥和”工藝品贈羅院士                                                                伯平兄、曲妹共賀羅沛霖八十壽

(1) 韓伯平,羅沛霖設計和建設718廠時的同事(北京市委派718廠的年輕領導)。後多年領導北京市儀表局、電子控股集團,離休前為北京市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