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不愿意招中国学生? World Schools don’t Want

这篇文传来传去,见到多次了:

原文 Read the original blog…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愿意招中国学生?》
美国研究生留学快讯 2016-11-01 20:59:49  耶鲁教授:《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愿意招中国学生》来源:《财经》杂志,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作者七拉八扯也并没有找到真正支撑自己观点的例证,几个自己与同行的闲谈就拿来发表意见。“搜狐”除了“免责”,对自己的“教育”栏目的规范是什么?这篇不是报道而是个人感想,登在自己博客上算了。何必到处传播?耸人听闻的题目当然是商业原因?

关于学习目的:学者的志向是个人的职业选择;而每个国家的教育大多是在为自己国家的就业服务。耶鲁大学的教授,当然期望着他的金融学博士去美国的大学去任教。这位学子在外国留学还没毕业,就急于回中国管理基金,还借口说他父母要他回国求职等。拿这个来跟他的导师探讨,非但得不到师长的支持,反而岂不在名牌大学里显得俗气?如果中国的学子都是为回中国去做投资家,或也大可不必去美国的名校去学习了。跟美国的学校和老师反正讲不通你们这一套价值观。

关于国家或教育制度的影响:即使是四分五裂的国家(例如过去的中国或现在的印度)也仍可能有觉悟的教育家和学生;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会有目的不清晰的教育制度、因而有老师的误导,也有不知去向的学生。制度的严密并不决定教育的实效。这里其实没有印度人、中国人或美国人,问题应该是:“聪明人”,如何智慧地选择事业。一般的说,当教授为学术当然更高尚,管理基金为财团当然不如——天下的财团一般“灰”嘛。

选择事业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当然有!钱学森回国就说明了“贡献使每个中国人生活得有尊严”--这才是他归国当年觉得值得通过媒体传播给世界的个人志向。这话全球读者能听懂和钦佩。今天的中国海外学子们,都是了啥个人意愿啊?!人各有志,不必拿国家大势或父母家教作为措辞。因为这世上到美国来留学的不论哪里的人都有、也都爱着各自的祖国和父母。这位美籍华人教授笔者的心理好不纠结:“中国人有天赋,又勤奋”,以“惜才”的心理而论,就因为一个外国学生的天赋和勤奋,美国耶鲁大学的导师不看其具体志向和发展、就必须接受吗?客观地说,美国的名校及其教授也尤其并不肯代表他们所在的国家意志,更不会牵强从别处舶来的家国意识。他就是个美国人,没有动机或义务去patronize(屈尊俯就?)个别中国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然更关心的是他毕业的学术方向。

国家之间的攀比:印度和中国虽然同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实在无法比较。不妨哲理一点:印度相对中国,可谓是“无为而治”,这个国家好像并没有什么世界大抱负。中国相对印度,却是“知其不可而行”,背负着在世界上大作为的包袱。至于美国,它是个在资本主义阶段最发达最悠久最纵容多民族移民及其文化的国家。但对西欧来说,虽然其过去有很多过不下去的移民在美洲建成了个美国,但现在就没什么人去移民了:身在不同的国家,价值观从来就并不相同。中国人:除非真的相信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不然在资本主义化的美国本土就没什么为当代中国学子值得学习、就业或移民的经济学原因。反过来说,期望美国本土的教育能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服务,也就不必强求啦。

文中有一处提及到加州理工学院人教云云:它只有一个人文系,但所有理工科的大学生都必修该人文副科,才准予毕业。其中有金融课程,并有金融科研堪称世界一流,但偏数理分析。耶鲁大学的博士如果能被加州理工聘为教授,本应该是个了不起的耶鲁成就!很多耶鲁高才生的受聘远不及加州理工这样的名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