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March 2018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原文 Read the original blog… 《是时候把曹雪芹请下神坛了》 或的确是一篇雄辩的争议,但看不出如何能导致“红学大厦的轰然坍塌”。这“红学”的意义所在本身,偏巧是“旁观者清”。我所观察的一个现象: 通常,《红楼梦》或任何文学著作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是它所创作的文学人物及其情节;其次才是它对现今社会的影响和冲击;在其次才是对作家的评价(取决于前两个方面的反应)。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领域,却向来有所谓“考据派”和“赏析派”。其实考据是历史学家的事;创作和欣赏才是文学范畴。从故事的内容来推论它的作者的个性、甚至“是谁”,光凭在文学内容中的搜素踪迹,期望能杜撰出作者自己的故事,可就远没有了历史学或考古学的实证调查研究的分量。为什么偏要如此?这是放映了把文学创作也纳入行政和商业层次的主观追求,这竟成了中国特色的行业主流。 《红楼梦》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是唯一的一部有人物刻画、有结构和细节描写、有社会和文化背景描绘的文学巨著。现在全中国或有数万人的就业生计都在《红楼梦》这本书上。却没有人欣赏和评价它的文学内容,没有人按原著来创作影视等衍生作品,充满在市场上的,都是低俗的情节杜撰,或是关于作者身世和著书过程的花絮。但是看看俞平伯前辈(一位毕生倾心细致的研究家)评注《红楼梦》,或学习毛主席(一位渊博不羁的思想家)怎样评论《红楼梦》,都是关于它的故事情节,谁关心它是谁写的啦? 就像现代的很多作家,都创作不出故事和人物,不会写小说,只能写花絮(或《随想录》) ,掩盖其江郎才尽(或其实是改行做了官化的文学权威)的说辞是:“集合了全身心的经历和感怀写出一本成名作,至此已用尽了生活内容,从此也再写不出好作品了。”  文学家:谁让您写自己啦?让您描写和讴歌的是被创作的故事和人物。这个在中国的文学行业和社会上竟讲不通! 得奖的作家在于他/她的作品。举例:读了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评委讲解,可见颁奖者所奖励和崇尚的,是受奖者代表作及其一系列作品中对人性的描述和刻画。但由此又在国内引起一片咒骂,说作家片面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和心态、说洋人歧视中国的风土和人情,之类。再举例:都知道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了红楼梦,但光是反复调侃他们夫妇的经历和生活情趣,没人评说他们翻译的作品有多么好、或他们把它翻译成英文又完成得如何? 家母杨敏如,一生教书,涉中外的古典和现代文学,自己是中国诗词人。她热衷地属于“赏析派”,因为人们需要欣赏文学,从而或爱戴文学家和诗人,但重要的是爱戴文学家和诗人所创作的情景。家母多年积累了一部《走近红楼》的心稿,本表达她对《红楼梦》的赏析,可惜不能成书,被两位听不懂浪费时间的“南村群童”给耽误了。 -以上写于杨敏如的“绿窗书屋”,正是家母的百日祭,不孝子在此遗憾一件她的未尽之事:希望中国的作家都来创作,读者都欣赏小说和诗歌吧。 羅晉

我为胡予缤摄影展《寂静之歌》撰写一篇前言

胡予缤摄影展(前言) 胡予缤是业余摄影艺术家。儿时就耳濡目染父辈摄影的瞬间索相之美,并为时光凝固瞬间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他的摄影爱好从中学开始。自学掌握了纯光学摄影、感光胶片、相纸和幻灯等基础媒体。胡予缤精通暗室创作,尽知摄影从科学原理到工业化制作、到最新数字技术应用的种种变迁。由此,他的作品脱颖于当代器材技术的优势或限制,实现了对经典艺术形式的升华 ,并有所突破。

Dr. Nystrom’s Timer 尼斯特朗姆博士的生物钟定时器

Daily Circadian Timer? 感谢前沿科技的瑞典籍项目科学家Mika Nystrom博士,在其家传都市出租产业,斯德哥尔摩皇宫外200米的600年公寓,中拆下这个50年前老电器,带到美国赠送给我: 是按纬度定制的全年日光周期定时器,用于他家公寓电梯门外的电灯照明自动控制。瑞士产品,全机械,钟表精确,全年日照大数据依据的固件编程,一手经典现代工业的洋人雕虫小技,一件当代现代工业遗存。 相对而言,一个微处理器控制的替代品,并没有全年每日日照周期功能的,换上去三年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