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说 你不知道的阜外医院》,我信任笔者的经历是真的,但它观点我可无可苟同。10万人传看此文,使我不得不说几句。因为我此时就坐在阜外医院的重症监护区。
最近2周,我的101岁老母两次在这里得救。并不是因为该医院是心血管专家(家母并不是心脏病人),而是靠它的医德和技艺。当年我的95岁外祖母也是多次出进阜外医院、最后善终于此。也并不是因为该医院是心血管专家(我的外祖母也不是心脏病人),而是它早已在技术落后的时代就有了传统的医德和尽职。
我们最好不必盲目地期望医院能修复我们无力自主的躯壳。进出医院,并不是逛市场,大家“以货比货”,给予顾客评判。病人的康复要复杂得多,本不是花钱买得来的。如果一定要商品化它,更客观确切地说,这里或更像是在“以货易货”:一个不可救药的坏身体送进来,怎么靠医生的救助就能成功地走出去?
笔者找不到了那个第一次安支架的数据光盘,去向还真是个迷。所以我们也不能光认名牌医院,就忽视了传达病例细节。但在阜外医院,虽然没见到光盘的佐证,但医师有备案,对手术现场的发现能做出实时判断,增装了支架,保住了病人的性命。这些本是值得称赞的优点,这位怎么竟囫囵一团抱怨起来?
病人(因为临时决定安装了更多的支架)抱怨说: “可怜我的大腿根”? 敢问您的心血管难题是否得到了缓解? …
从广义上看,我劝人们理解:天下有多少病人、而且是几乎100%的病人、哪个迟早不是从医院走的?这是大自然与人类科技之间的平衡。但病人不能保重自己的身体,其实倒是值得抱怨的人为过失,这是命运决定,他或她也有自己要承担的一份责任。对于医院诊断和控制不了的顽症或癌变,至少会有70%的反覆或失败。已经是在面对如此不利的概率了,诚然医德再好,怕因人而异也有若干个可致命的极限。摊上一个病人没被治好,对他/她及其家人可就是100%的大失望。这是中学生课本里就有的概率知识,要有思想准备呀?
这个,与阜外医院或地坛医院等没有逻辑和因果关系,而只是些病人个人的心理纠结。顺便,笔者标榜的”自我多情”本历来就是一种致命“单相思”情结,或它才是症结的所在。那个心脏呀,几次支架,也已是奇迹般的成功了。若是在十年前支架没有普及之前,您就已经死了。还不好好卧床,急切还顾得排队“打粥”。疗效可见,还不回家,让出床位来给更需要的急病重病人?
我们应该感谢阜外医院,同时也回馈給医生一点儿怜悯,表现一点儿我们忍耐的美德。也想到:都是因为大家慕名而来,或才弄出笔者所抱怨的病人拥挤不堪和医院低效服务。
一个深夜值班医生跟我闲谈,大意是:并不希望公众再夸奖我们日常的救死扶伤是什么特殊的功绩。我们只是做职业道德和技艺所能及的事,尽职而已。可也别认定了我们就得能修复所有千变万化症状的病人。
以下是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