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搞不清“到底学什么?” Gen-next can’t Decide What to Study

2014年8月30日,先在苏家坨幸遇子昕父母交谈;又造访宋庄老祁一家,尤幸与公子航作影评的功课。有感:

隔代交流和同辈压力:相信所有的家长、长辈、上级、前辈等都有一种迫切的欲望想和年轻一代平等交流和讨论?

孩子总抱怨家长给它们施加压力,却忽略了所受着另一个压力,即“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在东、西方社会,家长或长辈们都在遇到同一个挑战:年轻人一天到晚在智能手机和网络上“粘”在一起。和我们的童年相比:在学校之外,我们曾有和家庭、亲戚、社会关系等多方面交往的方便;我们的独生子们则更是在互联网强化的、100%的、日以继夜的“同辈压力”之下。

人说:社会上对个人最有效的奴役,是使被压迫者执迷不悟地以为自己并没有受到压迫。现代商品社会看上去个人自主的许多选择事实上受着时尚(fashion)和大众文化(pop culture)潮流的导向。互联网的滥用强化了这些导向而且还麻木了人们对压迫的敏感。其实50后到90后的人们都有各自的同辈压力,使我们趋向人云亦云、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信心;一切要看网上的同辈人说什么。往往家长对孩子所说的反映了家长之间所发生的同辈压力;反之亦然。

诚然,同代青年们尤其精通网络社区的使用和无线通讯的技艺,它们在其中发明和创意了突破传统文化、自成传统的网络文化。或许前辈看上去的“宅”,实际上是现代商品社会中最勇敢、最前沿的晚辈行为,是他们求生存的本事。但是要想“壁垒”自己的社区网络,物联网却最不中用。网络本身在物理上就是通讯工具,而不是屏障。人为地试图用它来把自己同辈人粘在一起,并隔断和其他社会人群的联系,事实表现了不敢面对事实的心理扭曲。毕竟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由各个年龄、阶层、行业和种族的人群组成,在之间总是无可避免地要发生交互,客观上社区网络不可能阻止各个年龄和阶层的必然融合。我们总得学会和不同年龄或阶层的人群当面说话。“不是不要,时候未到。”

我们希望晚辈自由和愉快地成长,就得想法让自己和孩子们同时解脱同辈压力的桎梏。如果能接受现实社会的多样性,能理解社会的整体维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永恒性,能承认世上多少智慧总是代代相传的,就会体会到“跨社区”的交流其乐无穷。常言道:生命是短暂的,你不四处观看,就会错过很多事情!(Life is short, if you don’t look around, you’ll miss a lot)。

为什么我想要和90后的同学们分享一点自己的观察和感慨?我有一个80后出生的儿子,从小学第二年我们放弃了享受公立教育的机会,主要是出于一个家长的自私原因:我这个单亲只有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的功课。当然我坚持尽责地参加家长会、参与校外活动、看他的成绩单、也按期缴纳很贵的学费。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差甚至出色:他在洛杉矶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高中;他在纽约毕业于全国数一数二的文科大学;他从小曾参加童声合唱团,初、高中都表演声乐,大学在教堂指导业余唱诗班;大学的专业是声乐、键盘音乐和作曲,同时精通物理学的课程尤其是实验;但他毕业后他以互联网编程为生,在跨国公关公司为知名前沿科技和产品公司服务。相信我,从他六岁到美国以来,我们父子各自都经历过各种来自同辈压力的挑战。我很满意他的成长和职业选择,虽然并没有指教或参与他的几个关键人生节点上的决定(初中、初转高、大学、求职、婚姻等等),但他独立成长得很好,是个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也为繁荣丰富他所在的社区有所贡献。因而我还庆幸:自己没有像我在中国于我同代而稍年轻同事们那样,为儿女的学业和事业操劳多年。

我有若干同事和朋友们最近和各自的孩子们研究到美国去学习,有的已经去了,有的在计划,现在已经几乎大家都有所计划。我开始关心90后、少年有为、幸福和前途无量的青年们,看他们微信上都在传看什么严肃的题目。偶尔也分享一点老生常谈,或许有助于你们“解压”?

网传奇文:如是,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90后青年传发的奇文(现在美国筹备新公司的 shenhaochen zhu):“留美5年的90后的感悟:我在美国到底学什么?(学霸请别看)”。转自“2014-07-09 美国留学那点事”。以下我摘要其中几个极端的观点:

在美国已经呆了5年了,变化了很多,唯一没有变的是我对现代教育体系的质疑。现在结合自己的经历把我对教育的看法都写出来。

1. 现在的教育系统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

… 为了 满足资本家对人力资源不断提高的要求,现代public education开始在全美国推广开来。Public University最大的资助者往往都是大资本家:洛克菲勒,福特,斯坦福,摩根等等。

… 情况还是这样吗?早已经不同了!由于互联网把所有人都联系在了一起,世界是平的,成功的道路不只有一条。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已有的 major上,别人已经研究了100年,你怎么跟人比?成功往往存在于“玩玩而已”,“感兴趣”,“上瘾”等等被教育体系看不上的“角落”里。

2. 学校的教育至少落后10年。

… 在学校学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以我的亲身经历泣血报告各位,我CS master所学的知识都是F**king BS!别的专业我不好说,但至少我可以肯定所有Engineering和Business的专业都至少落后10年。

… 看着教授讲一些自己都不懂的东西,还挺了个肚子装无所不知,就想问他们个问题:你都这么牛逼,为什么当教授?搞个IPO啊!一定是被社会淘汰下来的人才回去当教授,要不然谁会做这又苦又累收入还不高的工作(不排斥个别为了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

… 有人说,学校并不是教给你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这个观点前段时间很流行,我看基本上是YY。有脱了裤子放屁之嫌。建议大家去看一部06年的电影:Accepted。

3. 教育应该是商品,学生应该是消费者,学校和教授都应该是打工的,伺候学生的。

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 这真是没天理啊!没有几个教授的知识能真的跟上潮流的。拿我的CS major来说,整个program居然没有一趟课是教Web Development。可以这么说,90% 的教育发生在校外。

4. 学校是专业精神的坟墓,“学生”身份可以给一切幼稚做挡箭牌,而且有效期至少4年。

如果没有4年的本科教育和2年的研究生教育,每年会多产生100个Steve Jobs。每每和朋友聊天,酒过三巡,讲到创业时都是一腔热血,一觉起来,大家的反应都是,“我要去图书馆做作业,明天要交。” ,“创业?等我毕业找到工作再说吧。”。

 “难道读大学就没有一点好处吗?好像爸妈不是这么认为的。” 没错,大部分人的爸妈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上个好大学,未来找个好工作。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思路… 有一个笑话,儿子问父亲:“爸爸,我怎么才能成为百万富翁?” 爸爸笑而不语。20年后,父亲拿出存折,对孩子说:“你从小就没有上过一天学,爸爸帮你把省下来的钱去投资,这上面有100多万,都是你了。你现在是百万富翁了!”… 学生为大学付出的不单单是金钱和时间,更重要的是机会成本,而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以上都是我对教育的一些看法。可以看出我对它是“积怨已久”,不免有一些偏激的地方,还请各位看官见谅。我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能被世界改变。只有放弃学校,才能拥抱更宽广的世界。拒绝做井底之蛙!拒绝浪费时间在bull shit上!拒绝让学校阻碍年轻人实现理想!拒绝一切陈腐不堪的知识!拒绝没有激情地活着!

教育商品化?让我说什么呢?我们的世界观和这位同学太不同了:

奇文绝对地衡量所有的学习目的都是为工作挣钱、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服务于赚钱的机会、所有的成就都要以金钱回报。出国前脑子里先就灌满了极端商品化社会的恶俗,到了美国成了个打着“中国模式”标签的伪劣商品。受高等教育和参加工作五年了,都开不了窍,真是年纪轻轻竟已是不可救药了。

所以父母才要送儿女出国求学,尽快远离这个唯物质的商品社会。否则不就都像了这位?

世界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当然是在不断进步,它从来都伴随着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这里也包括教育永远不会倒退成商品、学生不能退化成消费者、教师不能沦为给学生打工。想用资本主义原始初期的野蛮积累观念去改变当今世界的教育,其实是个妄想;可怜他已经是一个极端拜金的奴才,还自以为有理想、有激情。“不作井底之蛙”?您已经是道道地地的井底之蛙啦。

高等教育所传授的是基础知识。传授当前行业流行的技艺根本就不是高等教育的目的。这位同学:大学中是明导,在帮您学习基本理论,以便能独立思考、追求进益、甚至有所发现和发明。它不是卖给您“技艺”的商家。不理解也不能全怪您。我有个逢人便说的亲身经历:2005年与我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为一个国际一流发明项目的合作访问了中国一所最高学府的微电子所。他之后最大的惊讶是:政府出资的科研项目都是在开发市面上已有的商品。这不是学术和科研,因为命题太现实,完全不可能发现和发展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科学。学习对于工业主流,不在于随波逐流,而是在于可能形成下一个应用主流。以中国大学中所作的科研命题,”结题”和”成果”当然容易;但如此在美国院校中却会因自定水准太低而到处得不到政府资助的。

《成长教育》电影:谢谢“懒洋洋的正义”,昨天能有机会与一位理智和有思考的90后少年讨论电影和他与爸妈的智慧交谈(intellectual conversation),使我能也建议一部2009年电影:An Education。或许写上文的这位中国男青年对“到底学什么”的质疑可以作个比较社会学(comparison sociology)的案例。他就真像是An Education电影中的英国学生及其父母的故事中国版。

青少年有这样的质疑甚至亲身去实践都很正常,但使我担忧的一层是:相比这个一度歧途英国少女对见识世界文化和知识的原始向往和憧憬,这中国男青年的语言中却不以为耻地散发着满嘴的铜臭。他比故事中的那个中年人骗子十倍地更俗气、更无知,而且他也已经远不是个歧路年轻人的年龄了(可能倒更像是那个中年的骗子)。由于他在前面的教育接受了扭曲的洗脑,已没有了改正的基础,我们的社会怕是用他不上啦。

作父母的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子女落到这种境地。还要警惕不要让您们90后的所爱上了他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