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千斤”如是说

国家公布的2018年统计:中国小麦产量达1.2亿吨,小麦播种面积24,000千公顷(khm²),折算出亩产约333公斤,或平均每亩666斤。其中或有接近“每亩千斤”的个别高产?


袁隆平的“京麦9号”,据腾讯报道:“2019年春季少雨,地处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庄镇的小麦经受了土地盐碱、干旱无雨、无水可灌的三重严峻考验。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采取“种肥配套+粮食收储”模式推广种植的京麦9号,经过当地技术人员测产,2500亩杂交小麦在全生育期较常规小麦少灌水1次的情况下,亩产仍能达到1100斤以上。”
大跃进时代的浮夸,有虚报“亩产千斤”的说法。但经过多年努力证明,证明了它并实际上是可行的。浮夸与可行的分界线,关键在于是否有持续的科学实践。现代科学家袁隆平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指标。在大跃进时没有持续科学实践的“浮夸”,经过事后60年的持续科学实践,真实的成果就不再是浮夸了。
当代《百度百科》,有关于“大跃进”词条,其中说: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影响恶劣的科普文章,为虚报粮食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科学家在这里所说的是阳光能量和地球资源的可利用率,即潜力。并不是说是农业科技水平在当时的可行性。他是告诫你:科学是无止境的探索,不必吹嘘数字,它离人类农业发展可能达到的理想王国还远。同时,这叫做“科学推断”,譬如科学家推断太阳系终竟会泯灭,并不是让你现在就设计将如何应付地球的存亡;而且这个推断实际也包含了:你现在根本就没那个水平和能力去应付。要你耐心努力去追求,
说什么“影响恶劣”,把做错事的责任推卸给科学家?! 科学家没说错:大跃进时是逼他说话好借题发挥,而现代人仍是同样的小儿科宣传套路。反正它是听不懂中文的复杂句。钱伯伯也够迂腐的,跟这些农民讲科学推断,当年是被假新闻媒体用来鼓吹他们的事,现在又被同一个媒体当做“替罪羊”。众口难辨,情况就是这么“恶劣”。“孺子之不可教”。或是对牛谈琴?
总之,《百度百科》也是个非常不严谨的新媒体。
更要揭穿的是所谓钱学森曾就此当面向毛泽东“检讨”的这种“假故事”。钱学森有什么可检讨的?

在1959年9月25日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第8-9期合刊上,钱学森又发表了《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一文。那是钱学森应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国庆而写的。钱学森详细地论述了“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得先计算一下在我国平均纬度的地方,一年之中在每一亩地上到底有多少太阳光落在上面。这个能量可以用各种单位来表现。我们这里选用从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碳水化合物的斤数来计算,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正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制造淀粉和纤维这样碳水化合物的。我们算了一下,一年中落在一亩地上的阳光,一共折合约94万斤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的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就应该是这个数字,94万斤!自然,高等植物叶子利用太阳光的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估计最高也不过是1/6,这就是说,单位面积干物质的年产量大约是15。6万斤。但是植物生长中所积累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粮食,像稻、麦这一类作物的谷粒重量,约占重量的一半,所以照这样算来,单位面积的粮食的年产量应该是7。8万斤。这是说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晴天。如果因为阴天而损失25%,那么粮食的亩产量应该是5。85万斤。这是说,作物要在全年都生长,如果仅在暖季才长,也许要再打一个2/3的折扣,那么平均亩产量是3。9万斤了。
另外,钱学森发表在1959年2月第3期《科学通报》(半月刊)的“展望未来的科学”专栏的《谈宇宙航行的远景和从化学角度考虑农业工业化》中也指出:自然,要实现这样一个复杂交错生产的生产系统,里面自然有电气化、自动化的问题,但也有尖端的科学问题。例如,从日光能源来计算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每亩年产干物质约24万斤。如果一半是粮食,那么稻、麦、玉米等的年产量可以是每亩12万斤(并秧的不在此例)。但这是说作物只能从光合作用生产粮食,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物。到底能不能?如果农作物这样的高级植物也能像菌类一样直接利用有机物,岂不就突破了太阳光能量的限制,那么每亩年产量可以无限制地提高吗?这问题很值得研究。
钱学森在1993年仍然明确坚持他关于万斤亩的计算是正确的,并在通信中劝说孙玄先生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