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Jin Luo

懷念可愛的戰略科學家 -科學時報 Science Times for Dr. Luo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4847.shtm 2011-4-29 张楠 《科学时报》 4月28日,在罗沛霖遗体送别仪式上,相濡以沫近八十载的老伴杨敏如,轻拭了一下泪水说:“他这是自然归队了。” 罗沛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电子学与信息学家,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于2011年4月17日0时5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8岁。 红色科学家

訃告 The Obituary

Internet和新浪博客訃告: 罗沛霖院士因脑栓塞入306医院和301医院医治8个多月,并发症、肺部感染、致多脏器衰竭,多次急救,于2011年4月17日晨0点5分逝世。享年98。 罗沛霖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28日9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夫人杨敏如携子女感激挚友同事上级多年对罗老的隆重肯定和支持。 –  夫人杨敏如携子女感激挚友亲朋同事上级和医护人员的多方关怀和支持。

不负重望寄哀思 -畿晉慶堂 Pheromonicin for Dr. Luo

2011-4-25  丘小庆、李荣旗 2011年4月17日,继其挚友钱学森先生仙去刚载余,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奠基者之一,两院院士罗沛霖先生不幸与世长辞。罗院士的辞世,是我国又一个科学里程碑的结束,是我国科学界的又一巨大损失。 罗院士英灵已然仙去,然而他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对年轻一代科学家的鼓励和支持,对年轻一代科学家原始创新所给予的推动却令我们难以忘怀。從年輕就和羅老一家相熟,但最近的交流涉及我們關於信息菌素(pheromonicin®)的發明。

音容犹在 -吳佑壽 Wu Youshou for Dr. Luo

2011-4-25 吳佑壽     光明日报2011-4-28 罗沛霖院士谢世,我万分悲恸。 春节前我听说他出院了,赶紧偷空到他家里去探望,一方面是向他问好,另一方面是想告诉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第三卷已经编撰完毕,即将付梓,请他放心。可惜由于病情反复,他没有出院。三四月间清华忙着“百年校庆” 的工作,要我编一本书。我打算把书印出来后再去看他,没想到他提前“走了”。真是莫大遗憾。十年前,我们为罗老庆祝“米寿”,当时他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我 们都祝愿他长命百岁,为国家多作贡献。这十年中,他仍笔耕不辍,编写了好几本有关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书,还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自己制造贺年片,每 年都寄给我,真是让我受之有愧。 我认识罗沛霖博士五十多年了。记得我第一次在罗老领导下参加工作是1958年间在科学院电 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的时候。当时,顾德欢同志和罗沛霖是研究项目的领导,罗博士(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沛霖同志为罗博士)负责技术指导和组织协调,陈宗骘 同志任学术秘书,我参加接收机的工作。这是1956年制订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后启动的电子领域头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我们都不太有经验,主要是根据主观需要 制定技术要求和指标,讨论十分热烈。我在学校只学了一点雷达原理和一般的接收技术,更没有做过科研工作。临急抱佛脚,找麻省理工学院的28本《雷达》丛书 看看,也只能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幸好罗博士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 对大家很有启发。罗博士当时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电子元器件联合工厂的总工程师,熟悉国际上正在发展的各种新材料和新器件。他针对工作需要,还提出研制一些关 键元器件的问题,使研究内容更为完善。可惜由于我国当时实际条件的限制,这一研究项目未能按期完成,但对其后很多研究工作却起了很好作用。例如,根据罗博 士的建议和安排,在13所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坚持从事低噪声参量放大器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果,上世纪60年代初用于另一种雷达系统,大大提高了该雷 达的作用距离,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在弱信号接收和信号检测方面所做的工作,也为后来各种系统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些都不能不归功于罗博士的提倡和领 导。 我最敬佩罗老孜孜不倦、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从不服老的敬业精神。他在长期担任技术行政管 理工作的生涯中,从未间断地阅读各种杂志、书籍,既深入了解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关心古往今来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沿革与变迁,特别是产业革命与文化 发展的关系。在他负责的工作岗位上,他对科技发展新方向保持高度的敏感,并且身体力行,大力推动、组织落实。在我国发展电子科技事业的不同时期,提出并组 织相应的规划。上世纪50年代,他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生产工艺、测试仪器和专用设备等产业基础的领导工作;60年代他深入探讨雷达信号检测的问 题;70年代重点抓我国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这些计算机为我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推动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90年代他的视野从技术 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敏锐地指出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大力推动信息高速公路与新产业革命及其相互联系的讨论。我这篇短文不可能遍述罗 老的贡献,只能举一两个例子来谈谈我的体会。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是一个崭新的学 科,试图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加工、记忆信息的方式,来研制一种具有人脑那样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机器。这一新兴学科涉及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 智能、电子学和知识工程与系统工程诸多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都有重大意义。1987年罗老到美国访问时敏锐地注意到这一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回国后立 即组织召开一个座谈会,推动开展有关研究工作。在这个座谈会的基础上,1990年首届中国神经网络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罗老任大会主席。会议决定成立由全 国8个一级学会(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物理、数学、生物物理和心理学会,不久又扩大到15个学会)联合组成的、跨学会的“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 (CNNC), 要我担任主席。这个联合组织的成立,不但在国内起了很好作用,在国际上也受到高度重视。1992年由IEEE神经网络委员会NNC和国际神经网络学会 INNS联合主办的《国际联合神经网络学术大会IJCNN》由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承办,在我国北京召开。1993年,我国和日本与韩国共同发起,成立了 “亚太神经网络联合会APNNA”,并创办《国际神经信息处理学术大会ICONIP》,由参加国每年轮流主办,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参加国家已扩展到新加 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俄罗斯也希望加入,美、欧各国有关组织也经常派代表列席理事会,参加ICONIP学术大会。罗沛霖院士具有远 见卓识,及时倡导和推动开展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工作,对神经网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罗老十分重视基础研究,也强调要加强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我 和他在同一小组。他在小组会上深入分析美、欧各国发展的经验,指出原来比较落后的美、日两国之所以能够赶上西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重视基础科学的同时,也 抓紧应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罗老在各种会议和刊物上反复表明这一重要观点。1993年他和侯祥麟、王大珩等学部委员联名向国家提出“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
Read more

回顾罗沛霖:广播电视工业 -安永成 An Yongcheng for Dr. Luo

回顾罗沛霖院士对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的贡献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安永成 1957年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刘寅副部长和罗沛霖院士率团考察前苏联无线电工业部科研系统和工业体系,决定由吴祖垲院士试制黑白显像管,在11所建立无线电接收技术与电声器件研究室,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科研系统和工业体系的建设步伐。

怀念老学友老前辈罗沛霖 -秦亦山 Qi Yishan for Dr. Luo

2011.12.30, 秦亦山(原718厂筹备组副组长、原电子工业部7所、26所和13所所长) 罗沛霖同志于1931年进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我是1944年才进交大,相差13年:罗沛霖同志在1938年到延安,我在1947年到太行山解放区,相差9年,他真是我的老学友、老前辈。1950年,在北京原电讯工业局(电子工业部的前身)我和罗老相识。

緬懷敬愛的導師羅沛霖 -郭大智 Guo Dazhi for Dr. Luo

2011-4-24 电子科学技术专家罗沛霖老先生近年患老年慢性病,经精心治疗和周到护理,本年四月十七日以九八年高龄驾鹤西归,走完了光辉灿烂的人生道路。 沛公是三八年革命老干部,是留美获特级荣誉的博士,是两院院士。一身有此多个高尚身份,在全国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上仅有。他终其一生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卓越贡献共睹。 人民功臣、后生楷模,祝愿敬爱的导师沛公冥福,并请安息。 学生郭大智、孙家昕谨启

緬懷電子與信息學家羅沛霖 -南開中學 Nankai Middle School for Dr. Luo

深切缅怀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罗沛霖 2011-04-27 李溥 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南开中学杰出校友罗沛霖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4月17日0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罗沛霖先生去世的消息,我还是在电话里听他的老伴、95岁的杨敏如老师说的,令我感到愕然、意外!不禁一下子回想起十多年来,我总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无数次来到罗沛霖杨敏如夫妇的家中拜访、看望、求教、长谈,使我获益匪浅,并对二位老人的过去和家庭有了更多了解。罗先生是天津南开中学杰出校友,杨敏如老师四十年代在重庆南开中学任教,也是重庆南开中学杰出校友,因此,每次总有说不完的关于南开、张校长、喻主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