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Jin Luo

2015.4: John Hughes VFX, Ltd. 约翰休斯(北京)视觉特效科技有限公司

由约翰.休斯(John Hughes, www.jhughesinstitute.org)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沿科技国际产业孵化器合伙创建。 “镜像”中国北京和美国好莱坞 过去“好莱坞主流”模式: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心、以北美为基础市场辐射全球。利用美国本土和亚洲的团队资源,过去的视觉特效行业(以约翰.休斯的节奏与色彩公司为优秀代表),成本昂贵,在美国本土无法抵御前英联邦国家政府补贴的价格战。 现在“好莱坞主导”模式:仍以好莱坞创作和技术人才为主导、仍以北美为基础市场辐射全球。2013年以后的视觉特效行业,好莱坞没有了其本土的视觉特效团队合同资源,屈从于英联邦国家的政府补贴来源。 将来“北京主流”模式:2015年开创、北京电影中国创作结合国际技术人才、以中国为基础市场辐射全球。约翰.休斯品牌的中国视觉特效行业北京团队制作中心:培养中国团队新资源,结合亚洲资源。汇集本土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云计算、中国文化主题内容、中国民间投资。中国北京成为与美国好莱坞“镜像”的世界电影重心。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由前沿科技国际产业孵化器扶持,2015年4月组建了约翰休斯(北京)视觉特效科技有限公司(John Hughes VFX Science, Ltd.)。该公司是约翰休斯品牌在北京的创始企业,约翰.休斯任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总监;田浩代表亦庄前沿科技国际产业基金任监事,商务合伙人罗晋。至此约翰.休斯有了第一个中国商业实体。在孵化器及其前沿科技产业基金的支撑下,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建设的大型现代化产业园,从该约翰休斯研究院的平台衍生出世界一流创新视觉文化产业集群: 第一方面:视觉特效制作。在洛杉矶约翰休斯研究院的主导下,发展视觉特效相关的算法、软件、方法学等原创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 第二方面:教育和培训。联合办学的中国传媒大学约翰休斯学院(CUC John Hughes Academy),和合资商业实体的约翰休斯创作室(CUC John Hughes Studio)。 第三方面:云科学计算。与北京当地数据中心合作(CSC,Cloud Scientific Computation)。 第四方面:电影制作。围绕约翰休斯及其合作人的创作,支撑每年一部低成本高回报世界发行的中国电影。 第五方面:设计。和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和网络传媒公司联合、每年推出一个高端视觉特效游戏设计;设计服务:为中国主题公园合同承包、围绕中国文化主题的虚拟视觉动态游乐设施,设计和工程承包。 第六方面:现代文化创意艺术中心开发项目。围绕约翰休斯研究院,引进国际前沿的现代电影和表演艺术内容和相关技术,利用一个湿地公园背景,国际融合、生态经营的现代文化创意艺术中心:电影创作和特效、美术设计、表演艺术、现代电影展示、小规模高品质、中国品牌国际文化交流和娱乐。

顾随教我怎样做老师 -杨敏如 Gu Sui

时为家母在网上找些文章来读,今得一篇转载,是她几年前为燕京大学所写关于顾随先生的回忆。有意思的是几个给转载者的“回音”,读给她听,竟感慨非常:难得有读者能理解和夸奖她和老师的一段情谊。 就此将读者的回忆和原文索性重录如下,以慰老母、以谢读者:

2015: Top-5 FCTG Portfolios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1. PDL/PBL Pheromonicin Biotech china-pdl.com  / pheromonicin.com Organic bacteriocin guided drug design platform, anti drug-resistance 信息菌素靶向抗生药设计平台 / 信息菌素研究院 和基金 有机高效抗耐药细菌, 真菌, 病毒感染和藻类污染 2. IMEC Manufacturing Enigneering imec.us EonTech High-intensity, point-light optical, energy-saving lighting  & IoT/IoE 先进技术的国际产品设计、中国原型和中试生产、中国下游制造业、世界产品市场 LED & APL 通用光源和高强点光源的跨代节能照明…
Read more

杨宪益“一个纯粹的绅士”考 (前文更新)-童言无忌

杨宪益逝世五年了。有很多纪念和回忆他夫妇的报道、刊物和图书。我的母亲是宪益的胞妹,这次纪念宪益百年诞辰终于发表了她那一篇四年不得刊登、涉及敏感事件的文章。家母见到纪念杨宪益百年的媒体和作家圈、尤其是《文汇-读者周报》为她文章所加的“编者的话”,感激涕零。为的是这里终于认同了她的一个观点:对杨宪益“是一个爱国者”平民为人的肯定和褒扬。

外国籍的中国演员和人大代表?

近日总在微信上见到转来转去的一篇《美国国籍的中国人大代表。转出去,让所有人知道真相!》。 文章的命题大概是说名人、艺人参与拍、演中国政治主流的电影,或社会精英进入了人民代表大会,一旦加入外国籍就失去了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呼吁中国的领袖明察此情。如此却使人联想起文革时的“大字报”。爱国当然好,给艺人“上纲上线”,古也有之。譬如古时有“商女不知亡国恨”;文革初期把艺术家当作“封资修”的代表;当今中国无比强大时,却指责艺人不忠于国家。动辄“匹夫见辱”般地大嚷国将不国,等等。广义的“艺人”,包括了演员、作家、学者、商人、媒体人等有一技之长的人。说句公道话:除了极少数“改行”从政,古今中外这几个群体的人所欠缺的就是政治。能否不必强求?

给蒋英:一个夏夜的畅想 -杨敏如 To Jiang Ying, A Mid Summer Night

姜华小朋友根据原手稿记录和编辑了一篇1983年的旧文。敏如重读,感概一番蒋英妹。干妈赠永真一起怀念。 夏夜,有幸聆听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首届毕业生演出的欧洲著名\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台缤纷、百音喧嗽。在名曲妙音的陶醉中,兴起一番畅想。